粘胶技术

对于每双鞋的成本来说,胶粘剂占有份额很小,但是没有良好的胶粘剂和粘接工艺,就会明显影响成品鞋的质量,从而影响制鞋业的生存与发展

 

 

一、什么是胶黏剂?

能使相同或不同材质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二、胶粘剂在制鞋业的用途和分类

 

制鞋业中与胶粘剂相关的三大工序:

1.鞋面定位贴合;

2.中底贴合;

3.大底贴合

 

这三大工序分别有其对应的工艺要求和与工艺要求相适应的胶水

 

 

 

A、鞋面成型工序

在此工序中与胶粘剂相关的工艺有折边、面料与内里贴合定位。

 

1. 折边、定位的工艺要求
(1) 折边:要求能保持线条流畅、平滑、美观不变形。
(2) 定位贴合:要求贴合位置准确,贴合面无颗粒物突出,无气泡,质感柔顺平整。
(3) 一般要求能反复贴合、隔夜不弹开、不透胶
2.适用胶水:粉胶、生胶

 

 

B、包中底、攀帮和包鞋跟工序

1. 工艺要求
(1) 包中底、攀帮:中心线不偏,面与鞋楦完全吻合无皱折,受热不易弹开。
(2) 包鞋跟:质感平滑无颗粒物突出,无皱纹,能完美地表现跟的原型。
2.适用胶水:黄胶

 

 

C、贴底成型工序

1. 工艺要求
粘贴强度能破坏鞋材,成品鞋贴合部位外观整洁无拉丝。
2. .适用胶水:PU胶、接枝胶。PU胶、接枝胶都可以用来贴底成型,但PU胶比接枝胶有更多的优点,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建议使用PU胶。

 

 

 

 

 

三、处理剂、固化剂

 

A、处理剂

处理剂对粘合效果的影响极其重要,有的材质如果不经处理,再好的胶粘剂也无济于事;一经处理,则粘合特别牢固。

 

1. 处理剂的作用
(1) 清除油污、脱模剂等影响贴合效果的物质,防止或减少增塑剂向贴合面迁移。
(2) 形成媒介层。此媒介层既能与被粘物很好的相溶,又和胶粘剂有很好的亲和力,对某些非极性材质的粘合具有很强的处理效果。
(3) 发生化学反应。改变被粘物的表面结构,从而使难粘的表层转化为可粘材质
(4) 某些处理剂还可以改变胶粘剂的粘性保持时间。
处理剂有很强的针对性
2. 正确使用处理剂
(1) 确认材质,选用对应的处理剂。因处理剂的针对性很强,如果处理剂选择不当,那么鞋材的粘合将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2) 涂刷时要求均匀到位,不可溢出贴合线外,刷子要略施压,以保证被处理材料表面气泡及尘埃的排除。
(3) 经常更换涂刷工具或者更换浸泡工具的溶剂,避免工具中残留太多油污而降低处理效果。
(4) 加热烘干或自然晾干都要求处理剂必须完全干燥后才可涂胶粘剂,以免处理剂中残留的溶剂破坏胶膜的形成及结晶,降低粘合力。
(5) 加热干燥时温度控制在50-60℃,有利于处理剂干燥及增强活性,浅色鞋材应选用耐黄变性能好的处理剂。

 

B、固化剂

固化剂,又名硬化剂,能连接相同或不同聚合物的分子链,有效地提高胶膜内聚强度,因此固化剂能改变

 

 

 

 

胶粘剂的以下性能:

1. 增强胶粘剂的内聚力,提高胶粘剂的粘合力、渗透力。

2. 增强胶粘剂的耐热性。

3. 改变胶粘剂的粘性保持时间。

4. 提高胶粘剂的抗溶剂能力和抗潮湿性。

5. 提高粘接的耐久性、耐候性,即抗老化性。

 

 

 

 

配置使用固化剂的几点要求:

1. 一般在胶粘剂中配入固化剂的量为3%-5%,搅拌充分均匀,放置20分钟后使用,4小时内用完,现配现用。

2. 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适量下调固化剂用量。

3. 空气湿度比较高时,对于没有颜色要求的鞋材,可适量增加固化剂用量。对于有颜色要求的鞋材,在增加固化剂的同时,要小心黄变和溢出问题。

4. 视操作条件及鞋材的不同,选用不同性能的固化剂,以便更好的控制胶粘剂的粘性保持时间。

5. 浅色材质要选用耐黄变性能好的固化剂。

6. 调配好固化剂的胶粘剂,不能倒回胶粘剂包装桶中,以防污染或固化原胶。

7. 固化剂的吸水性极强,开封的固化剂要尽快用完,没用完的固化剂要密封避光避热保存。

 

 

 

 

 

四、正确识别鞋材

了解鞋材的种类、掌握其鉴别方法。正确识别鞋材,是确保粘合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注意的是,为了控制成本或调节性能,现在一般不会有单一纯正材料来作鞋底,配方很复杂,会掺入其它材料,如EVA底中掺入乙丙橡胶、橡胶底中掺入PVC材料等。

 

 材料Materials 鉴别方法 Identification methods
PVC 有注射口,剪一小片点燃,火焰跳动带绿边,离火自熄。
PU底 无注射口,剪一小片点燃,火焰跳动,有熔滴现象,无蜡烛气味,带有酸味或轻微尿臊味。
PU革 剪一小片点燃,火焰跳动。
TPR/TR 有注射口,可溶于 200T,剪一小片点燃,火焰跳动,燃烧处呈熔融状态。
橡胶Rubber 无注射口,剪一小片点燃,有轮胎烧焦味。区分橡胶和TPR、TR 材料的另一方法,将材料保持弯折状态,滴几滴 200T。在其上,产生裂纹或断裂的为 TPR 或 TR。
EVA 一次 MD 有注射口,剪一小片点燃,有熔滴现象,吹灭有蜡烛气味。
剪一小片点燃,燃烧时有烧焦头发味道。
尼龙布 剪一小片点燃,有熔滴现象。
棉帆布 剪一小片点燃,无熔滴现象,烧完有灰。

 

 

 

五、产品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产品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 可能原因 处理方法
胶膜全部走向鞋面(鞋底脱胶)

 

1.橡胶底未均匀磨粗。

2.鞋底没上处理剂或上错处理剂。

3.处理剂未烘干或处理剂烘干温度太低。

4.处理剂烘干后,很久才上胶。

5.处理剂或胶粘剂中固

化剂不够。

 

1.橡胶底尽量打磨至所有光亮面消失。

2.准确辨别鞋底材料类型,选用对应的处理剂。

3.适当调高烘箱温度,处理剂务必烘干。

4.处理剂烘干后,及时上胶。

5.处理剂或胶粘剂中加入适量固化剂。

胶膜全部走向鞋底(鞋面脱胶)

1.牛皮、PU 覆膜皮打磨不够深。

2.真皮打磨不均匀。

3.革面没上处理剂或上错处理剂。

4.处理剂未烘干。

1.对于牛皮、PU 覆膜皮,打磨均匀到位,并尽量打深,最好处处白色起毛。

2.革面应选用对应的处理剂。

调高烘箱温度。

3.革面烘热再上处理剂,效果更佳。

底和面均有胶,但粘不上或粘合力差

1.加压不到位。

2.加压不及时。

3.缺胶。

1.调整压机和工人手法,确保加压到位。尤其是高边鞋底,最好选用锤子压贴或者轮子滚压。

2.多上一遍胶。

3.缩短烘箱到加压机之间的时间。

底和面均有胶,但胶丝很长,粘合力差

1.固化剂不够。

2.胶膜烘干不够充分。

3.烘箱温度过高

1.加压不到位。

2.加压不及时。

3.缺胶。

橡胶Rubber 无注射口,剪一小片点燃,有轮胎烧焦味。区分橡胶和TPR、TR 材料的另一方法,将材料保持弯折状态,滴几滴 200T。在其上,产生裂纹或断裂的为 TPR 或 TR。

1.提高固化剂用量。

2.提高烘箱温度或减慢流水线速度。

3.适当下调烘箱温度至60-80℃。

有些地方粘的很好,有些地方脱胶

1.打磨不均匀。

2.加压不均匀,不到位,造成部分死胶。

3.涂胶不均匀

1.打磨均匀。

2.加压到位。

3.再上一次胶,刷涂均匀。

鞋头或鞋跟拉丝或弹开

1.胶水抗拉丝级别不够。

2.处理剂处理效果不够。

3.鞋子从烘箱出来冷却时间不足。

1.改用抗拉丝性胶水。

2.更换其他更强力的处理剂。

3.增加烘箱与加压机之间的距离,或者降低烘箱温度。

黄变

1.胶粘剂耐黄级别不够。

2.固化剂类型不对或加入量太多。

3.鞋材耐黄变性差。

1.选用不黄变型胶粘剂。

2.选用耐黄变性固化剂。

3.在贴合界面间的溢胶处涂上耐黄变覆盖液。

4.选用耐黄变性好的鞋材。